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一场开笔礼,叩响千年文脉传承之门

阅读:0 2025-06-21 15:54:00

启蒙明礼书壮志,传承文脉育新风!6月21日,农历五月廿六,恰逢夏至节气。在狮山镇颜峰社区的百年古祠前,几十名学童身着汉服,以一场庄重的开笔礼叩启人生求学之门。这场以“崇德立志”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是对南宋名臣叶颙“一门八进士”家风的致敬,传承颜峰“一门八进士”的勤学精神,更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为千年文脉注入当代教育实践。

学童们走过启智门。

狮山镇副镇长刘宇君,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梁刚慧,狮山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公室副主任邓少华,狮山镇颜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钟肖微等人员,以及大圃中学和颜峰小学校长、老师、家长、合作单位、非遗传承人等共同见证这场意义深远的开笔礼活动。

学童走过状元桥。

开笔礼:叩响千年文脉传承之门

上午8时30分,颜峰小学一班“小狮子”随着铿锵鼓点起舞,拉开活动序幕。

醒狮表演。

启动仪式现场。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开笔礼作为人生四大礼之一,承载着“启蒙明志”的文化精髓,颜峰社区正是这片文化沃土上的璀璨明珠。这里不仅孕育了“一门八进士”的传奇,更开创了广东书香世家的先河。

开笔礼启动仪式。

“以礼为始,以德为基,培育时代新人。颜峰先贤的成就,不仅源于学识,更源于修身立德的坚持。叶正简官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清官。他的七个儿子均在朝为官,任职范围包括兵部、户部、财政、教育等各领域,为民请命、服务社稷。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典礼,让孩子们明白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品格的锤炼。唯有以德润身、以志为帆,方能不负韶华,为家门增辉,为狮山添彩。”钟肖微在致辞中表示,颜峰自古崇文重教,近年来以文化为核,打造“15分钟教育圈”,实现了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家门口一站式教育”,让孩子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与城区同等的优质教育。

现场满满的仪式感。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开笔礼仪式上,学童们在狮山镇“岭南教育名镇”工作室主持人、原显纲小学退休校长巫洪金的指引下,整理衣冠,寓意“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正衣冠。

活动特邀请梁刚慧、谢彦兴、黄瑞莊为孩子们“朱砂启智”,他们用朱砂在学童眉心点痣,象征“开天眼、启智慧”。随后,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人”字,一撇一捺间传递“为学先为人”的深意。而这一笔一画,连着八进士的笔墨,也擎画着新时代的蓝图。

朱砂启智。

“立志当科学家!”“我要向正简先贤学习,立志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在击鼓明志环节,学童们奋力击鼓三声,高喊自己的志愿,引发阵阵掌声。这种具象化的表达,将抽象志向转化为可感知的仪式行为。

击鼓明志。

诵读《弟子规》。

学童拿着写好的“人”字拍照。

研学路线:让历史可触摸、让教育有温度

为深化文化传承与实践教育,本次活动特别推出两条精品研学路线,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颜峰社区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

两条乡村研学路线。

第一条路线(A路线)以“文化传承与科技农业”为主线:从正简文化艺术馆领略岭南文脉的深厚积淀,到颜峰小学醒狮文化馆感受非遗醒狮的蓬勃精神,最后走进佛山大学广东省现代农业基地,探索科技赋能下的农业创新。这条路线将传统与现代串联,让同学们在文化熏陶中激发科学思维,是“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生动实践。

第二条路线(B路线)聚焦“非遗技艺与生态实践”:首站仍是正简文化艺术馆,随后前往佛鹤狮头扎作传习所,体验狮头扎作的匠心工艺;最后一站是壹芝菌业,通过观察、体验灵芝培育,了解菌业培育的生态智慧,理解生态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这条路线聚焦非遗技艺与生态农业,注重动手实践,诠释了“匠人精神”与“自然教育”的完美结合。

挂许愿牌,愿望成真。

现场,颜峰社区特别聘请了研学推介官和推介单位,分别是南海非遗技艺传承人叶競循、壹芝菌业负责人黄启华、佛山大学副教授杨泉女,以及颜峰小学、正简文化艺术馆,刘宇君、肖微分别为他们颁牌。

活动现场为研学推介单位和推介官颁牌。

“两条路线各具特色,既是现代‘进士’探索之路,也是‘活力颜峰’的产教融合之路,都承载着同一个目标——让知识走出课堂,让文化扎根心灵。”颜峰社区党委委员叶灿章介绍,接下来将对外发布每条路线的详细内容和亮点,希望亲子们踊跃参与,在研学中收获感悟,成长为兼具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学童拿着开笔礼证书拍照。

今日的开笔礼,是颜峰社区文化育人的缩影,对“岭南文脉”的深情回望,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更是狮山镇打造“湾区教育高地”的宣言。正如钟肖微书记所言:“我们不仅要让孩子记住‘八进士’的荣耀,更要让他们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

文/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视频拍摄/南海融媒记者 梁卫展 许佐锋

视频剪辑/南海融媒记者 梁卫展

图/南海融媒记者 吕颜 陈启邦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