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警惕!武汉已有200多例,活跃期提前到来

阅读:0 2025-04-22 16:45:00

图片


随着气温回升,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从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截至4月20日,该院今年接诊隐翅虫皮炎患者达200余例,其中,4月11日单日接诊患者达20例,较去年同期激增35%。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陶宇莎分析,隐翅虫活跃期提前,与武汉近期气温显著升高相关。


图片

隐翅虫资料图


日前,在武汉市第三医院皮肤科诊室,32岁的李女士(化姓)右脸可见4厘米×6厘米的灼伤样皮损,约和一个成人掌心面积差不多大小。“晚上感觉脸上有虫,随手一拍就出事了。”接诊护士长陈丹介绍,隐翅虫体内携带pH值1-2的强酸性毒液,堪比硫酸。


临床数据显示,拍打虫体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医院近期接诊患者中92%的皮损集中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


对此,陶宇莎给出急救方案:发现虫体时用纸张轻轻拂去,若虫体破裂立即用胶带粘除残留;随后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4℃冷敷每次20分钟;最后薄涂弱效激素药膏。


“切忌使用酒精、碘伏,更不要涂抹牙膏、生姜汁等。”陶宇莎特别提醒,近期接诊患者中,因使用偏方导致病情加重的占就诊量的18%。


如何做好夜间防护?她表示,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她建议广大市民,安装纱窗并减少夜间强光,户外活动穿长袖衣裤,发现虫体切勿拍打,如果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诊专线。


什么是隐翅虫?如何避免接触隐翅虫?碰到隐翅虫了怎么办?下面带大家了解↓

你对它“下死手”

它对你“泼硫酸”


为啥这么说?这是因为,隐翅虫体内含pH值1-2的酸性液体。pH值为1-2是什么概念?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1摩尔/升盐酸的pH值是1)。而平时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洁厕剂,pH值是2左右。


所以,沾上它的毒液,就很容易把人“烧伤”,会让人出现条索状、点状水肿性红斑,或者出现丘疹、水疱、脓疱甚至灼痛、瘙痒等症状:


沾到眼睛,会灼伤结膜、角膜,不及时治疗,严重的甚至会失明。


沾到外阴,就会明显肿胀,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的还会有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而且就算皮肤痊愈,疤痕也会跟着自己很久......


不想“惹祸”上身

做好这5件事


1. 千万别用手拍隐翅虫。其实,隐翅虫很少主动招惹人,绝大部分人被“攻击“,是因为直接上手一巴掌拍“爆浆”,或不小心压到它,碰到了它体内的强酸性毒液,才会导致皮肤“烂掉”。


2. 睡前留点心。很多时候,隐翅虫早已经在床上帮你“暖”好了床,所以睡前要多检查,以免压到它而不自知。


3. 定期大扫除。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防止隐翅虫孳生。


4. 家里装纱窗。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当房间有灯光时,虫子会试图进入房间,而纱窗和纱门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5. 外出穿长袖。到公园、郊区、乡村这些地方,要穿好长袖长裤,还要随身携带驱蚊水、杀虫剂等。

“冤家路窄”也别慌

请“手下留虫”


在家中:可以用胶带粘住它,或者用纸巾捉走扔掉,但注意,不要触碰到毒液。


在身上:记住4个字——“吹弹可破”,像测肺活量时那样吹气,肯定能把它吹走。再不行就使出“弹指神功”,趁其不备一击即中,记住,别弹到其他人身上。


已经碰到毒液:接触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地方。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清洗皮肤后,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说明来龙去脉。


出现疑似症状:看医生!别自己乱涂药膏,也别用手去抓,以防继发感染。



源:极目新闻、央视网等

编辑:沈琳 美编:李婷婷

审核:唐伟

图片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