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手机版

江苏盐城:竞速“氢”赛道

阅读:0 2025-05-09 10:29:00

一家成立仅一年的科创中心,就建成国内首个覆盖氢能全链条的国家级CMA认证实验室,秘密何在?5月6日,盐南高新区西伏河绿色低碳科创园的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边操作先进的测试设备边作解读。

“这是多通道碱性ALK和AEM兼容性测试装置。”中科氢易达测试工程师邢百科介绍,“这套设备主要针对大电解电流密度下电极膜性能稳定性不理想这一技术瓶颈,我们研发了4套四通道电解槽评价装置,可同时评估十几片电极膜的性能。”

该测试平台是目前国内适用范围最广的检测平台,能够对碱性电解水制氢、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三种技术路线进行兼容性测试。科研人员通过这套装置对新型电极膜材料进行性能评估,为全市氢能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盐城氢能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中科氢易达(盐城)科技有限公司等创新主体,推动绿氢制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该中心是市政府、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创新中心共同推进的重点孵化平台。“从核心材料到制氢系统,我们能为产业链90%以上的环节提供检测服务。”中科氢易达行政专员陈祯臻表示。

为响应国家“前研后厂”的号召,公司将制氢设备工厂放在园区南侧,实现技术成果当地转化。同时,串珠成链激活产业集聚效应,形成“检测+”生态。检测平台的权威性,正成为我市氢能产业的“磁石”。园区内,重塑集团磐动电气的制氢厂房与中科氢易达仅一街之隔。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正是看中“家门口”的配套服务,才选择落户盐城。

这种“科研—标准—产业”协同模式成效显著。公司与德国TÜV莱茵共建标准体系,推动国内氢能自行车、零碳便利店等应用场景落地。“我们正申报CNAS认证,未来中国氢能检测标准有望通过这里走向世界。”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

走出实验室,园区停车场停放着几辆氢能自行车。“自行车通过燃料电池驱动,加氢3分钟能跑50公里。”工作人员笑着说。从实验室的创新“火花”到百姓的绿色生活,我市在氢能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以科技“含新量”提升发展“含绿量”,一个氢能产业创新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编撰丨胡贝 图片丨“登瀛观察”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